我國環保工作起步較晚,以現有的技術、經濟條件,真正做到將不得已排放的廢棄物減少到零,可謂是難上加難。有些企業通過對不得已排放廢棄物的充分利用,實現了所謂的“零排放”,也只是改變了污染物排放的方式、渠道和節點,一些污染物要進入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正的“零排放”只是一種理論的、理想的狀態。
從20世紀70年代個別工業部門就開始摸索“零排放”,那時主要指沒有廢水從工廠排出,所有廢水經過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除了回用就只剩下轉化為固體的廢渣。1999年總部設立在日本的聯合國大學成立了“聯合國大學/零排放論壇”,2007年這一論壇與我國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保司合作,在北京舉辦“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廢物零排放”論壇。
廢水零排放是指工業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水中的鹽類和污染物經過濃縮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廠送垃圾處理廠填埋或將其回收作為有用的化工原料。萊特萊德擁有可靠的零排放處理技術,可實現工業園區、化工企業等廢水近零排放。萊特萊德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將處理成本降低一半以上。解決了企業廢水處理高昂的成本問題,同時更為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萊特萊德正在用實際行動切實為用戶提供不但能買得起,還能用得起,更能用的好的環保解決方案。